讲真话需要勇气吗

从心理学看,人们喜欢悦耳的话,闻之愉悦,反之烦躁。

季羡林先生曾说:“我是假话全不说,真话不全说。”他光明磊落,不讲半句假话,但说“真话”也要看对象、环境与时机——因为真话难听,很多人不愿听、不想听、听不进去。

清朝有本《南吴旧话录》,说明代隆庆年间进士冯时可娶了小妾,养着只鹦鹉,丫环们拍马屁,教鹦鹉喊小妾“夫人”,小妾心花怒放,吩咐下人精心喂养。冯时可却颇为不安,按当时的法规,妻妾错位要判刑坐牢。冯随之训练鹦鹉改口,改称“姨娘”一类。小妾耿耿于怀,在一个落雪的寒冬之日,把鹦鹉挂在庭院里,看着它活活冻死,方解心头之恨。“夫人”本是不实之言,“姨娘”才是如实反映。可是小妾听假话时芳心大悦,听了真话怒不可遏。冯时可感慨道:“‘直如弦,死道边’,人固如是,鸟也难幸免。”

有人只听假话,也有人要听真话。

春秋时代,齐威王为听真话,曾颁布命令:“群臣吏民,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”,结果齐国大治。三国时期,曹操之子曹植认为:“夫街谈巷说,必有可采;击辕之歌,有应风雅;匹夫之思,

f:id:linyi519:20200314141942j:plain